日前,为防恶性“医闹”,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》。意见规定,全国二级以上医院保安员数量应当遵循“就高不就低”原则,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%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‰的标准配备。
在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今天,通过严密措施来防止恶性“医闹”,显然是必须的。但依靠医院“保安大扩容”、“每20病床配一句保安”来防“医闹”,却显得过于紧张。比如,笔者所在城市有一家知名医院,在7年前就号称“总床位数将达4200张左右,成为全球床位数最多的医院”。按卫计委和公安部规定来计算,则需要配备210名保安,这可相当于一个旧时的“保安团”了。
笔者认为,希望通过“保安大扩容”来防止“医闹”是本末倒置的做法。现在,医院暴力时有发生的原因,大部分缘于医院的医药暴利以及医生的“语言暴力”。医药暴利众所周知,它现已成为医院改革中最大的顽疾。而医生语言暴力的典型表现,在于态度冷漠、语言生硬;漠视患者、过度医疗,尤其是发生医疗纠纷后推诿扯皮,久拖不决。这些“潜暴力”带给患者及家属的无形压力,有时堪比大打出手这样的“显暴力”。“潜暴力”的日积月累,难免会换来患者家属的肢体暴力。要防“医闹”,恐怕最该先解决医院的“潜暴力”毒瘤。
但是,为了防“医闹”而制定“保安大扩容”政策,看上去为医院撑了腰,却把所有患者及家属置于医院的对立面。事实上,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在医患纠纷中仍处于弱势地位,医院也未必需要“保安大扩容”,像防火防盗一样防患者及家属才能维持正常医疗秩序。很多事情多沟通、多交流、服务好,就可将矛盾化解。“每20病床配一名保安”恐怕属于安保过当过滥。
其实,自去年以来,很多医院的安保队伍都进入了“高速扩容”阶段,一些医院的保安还配有头盔、盾牌、钢叉、防弹背心、催泪剂等攻击性武器,一些地方还派民警驻院,大有将医院建成“堡垒”之态势,深切反映出当前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诸多尴尬。钟南山院士曾说,“武装医院”是“消极的办法”,如果想更有效地解决“医闹”问题,有关部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用更积极的办法,引导维权者走上合法途径。
医生的天职,是应该用真切爱护、真诚沟通、为病人谋利益、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品格,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,医院也应以为患者提供方便、有效、安全、便宜的治疗为主要目标,而不是把心思用于如何保护自己。专家们早也多次指出,要想彻底告别医院暴力,需要以足够的公共卫生投入减轻公立医院的医疗负担,以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。如此,或许就不会出现医院的“逐利”行为和患者的“反逐利”行为。如此,医患关系才会慢慢趋于和谐。
·《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:县级中医医院要实现五个“100%”2024-09-20
·健全机制 新疆推动城市医疗资源沉下去2024-09-11
·民生连线丨新疆如何全链条保障短缺药品稳定供应2024-08-07
·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,和田断臂男子获得成功救治2024-07-17
·新疆全面推行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服务2024-07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