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价药目录出台、各省药物招标不再唯低价是取、鼓励社会办医……今年以来,我国医药行业政策亮点频出,与以往动辄降价的严厉政策相比,可谓暖意甚浓。但在昨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上,所透露的行业最新数据则显示,虽然政策利好超预期,但今年医药行业增速下滑的颓势难改。
据披露,2013年我国医药产业的利润增长17.6%,今年1-4月则为14.3%,也处于继续下滑的通道中。
在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许铭看来,除了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外,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情况也呈现萎缩态势。去年,医药进口总额的增长为6.8%,出口达到15%。至于今年1-5月份的出口数据,昨日刚刚出台,增长仅为5%,进口额则增长13%。据许铭预测,今年全年医药行业的出口总额增长在4%至5%之间,对企业出口业务的前景谨慎看好。
在谈到医药产业增速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时,据林建宁分析,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医疗卫生投入放缓,新医改三年来已投完8500亿元资金,到2013年,医改投入下降了;二是医院实施医保控费,导致终端销售明显下降;三是出口不理想,也是影响医药板块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。
许铭则指出,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中:一些企业竭泽而渔,如原料药、中间体、仿制药领域,多年来高能耗、高污染、粗放型的发展特征不改,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。在研发方向上,也有一窝蜂的趋势,比如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已经到头了,我国现在还在大量研究、申报替尼类药品。此外,他认为,医药行业的发展,要有强大的金融体系来支撑,目前投资资金是“漂浮在产业上面”,对创新性、中小型企业的支持不够。
即便如此,今年政策环境趋暖,也为医药行业带来一抹亮色。在林建宁看来,今年低价药目录开始实施,药品降价压力比前几年减轻,西药的价格有望保持上涨。据他介绍,“2014年的政策使采购模式出现变化,属于结构性利好。独家、品牌企业的利好较大。”
政策环境暖风频吹,好于预期,但国内医药企业在应对全球化竞争中却显得步履蹒跚。峰会上,企业界人士一致表示,仍期待市场化政策的导入,希望以此充分发挥医药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与开拓力。